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养花知识 > 本文内容

建兰怎么养,建兰养殖方法

发布时间:2022-04-05 10:10:02源自:https://www.ct010.com作者:植物大百科阅读(827)

建兰是指花形在盛夏金秋的中国地生根兰花。其花浅黄绿色芳香。与其它种类国兰不同的是,其花期较长且可多次开花,故又名四季兰植物学界以其主产地福建而为名。民间以其有些品种的盛花形在盛夏而称夏兰,也有因其莛多花而称其为夏蕙,也有以其有些品种的主花形在金秋而称为秋兰或秋蕙。你想要了解建兰的养殖方法吗?

了解建兰怎么

建兰的养殖方法,种植植株只有1~2丛的可栽于盆的正中,盆栽多丛的应把每丛的老株朝向盆中,新株朝盆缘,以提高新株的发芽率和生长发展空间。种植时将最粗植料放入盆内直至盆高度的15%,放入兰株后,要布匀根群,谨防兰根折伤。慢慢填入细植料直至盆高的95%,拍摇,使细植料与兰根紧密结合,细植料在兰盆中的高度约90%,使于浇灌,兰株基(假鳞茎)半裸露于盆面,使其更有机会获得自然光照和新鲜空气。

建兰生长适于在年平均气温15~23℃之间夏天气温炎热,用70~80%的塑料遮光网来降温。因光照过强引起高温,应采取增加遮荫的层次和密度促使降温。夏秋季节有光照强,空气闷热,气温高,应开启门窗,让兰场空气彻底对流,促使降温。向通道、兰架下淋洒清水,向室内空间喷水雾,也可促使降温温。

建兰的养殖方法,施肥采取“因兰制宜,看苗定肥、宁淡勿浓、适时薄施”。即根据兰种、苗势、生理特点掌握时机。干肥采用:牛骨粉、草木灰,饼肥及火烧土混合配制复合肥交替使用每年盆内不少于4次。液肥以腐熟的有机质肥过滤冲淡液,尿素磷酸二氢钾或专用花肥交替作追肥或根外施肥,一般每隔15天一次,在根外施喷时前后二天用清水喷洒叶面一次,冲洗尘土、药液残渣。

建兰的养殖要土壤保持湿润,但不能浇水。切不可根部积水夏季要向叶片多喷水。生长期半月施肥1次,肥液绝对不能玷污叶片。盛夏高温强光时,设置遮阴设施,严防大雨冲淋,冬季放室内养护,以免冻伤叶片。

建兰的养殖方法

1、土壤:为了抑制兰花病害发生,除平时对盆土的干湿度应作适当控制外,还应在花盆的选上尽可能多用泥盆,少用釉盆。

2、施肥:兰花施肥要看兰花生长情况来决定。凡是生长茂盛而无病害的可以施肥,生长差的,则不可施肥或少量施肥,区别兰花是否需要施肥,较简便的方法是看叶色的深浅。叶现黄而薄是缺肥,应追肥叶呈黑而叶尖发焦是施肥过多,应停止施肥。

3、光照:兰花多属于半阴性植物,多数种类怕阳光直晒,需适当遮荫。兰花在4月上、中旬,可多照阳光促进其生长。4月下旬以后要适当遮荫。夏兰、秋兰中直立性叶的品种最好放在荫蔽处的南面,使其适当多受阳。

4、浇水:建兰浇水的原则应是“干则浇,湿则停,适当偏干”。夏秋两季以在落后浇水,使兰花叶面在入夜前干燥为宜,也可在清晨浇水冬春两季以在日出前后浇水为好。不可在太阳的灼晒后骤用冷水浇灌,以免土温降低影响根系吸水,干扰生理平衡。浇水量不可过大,以利抑制病害发生。

5、修剪:兰花培养中要不断进行修剪。在老叶枯黄时应及时剪去,以利通风,有些叶子的叶尖干枯也应剪除。尤其是有病虫为害的叶片需及时清除,以免传染。

虫害防治:建兰在生长期间常有炭疽病黑斑病和介壳虫危害。病害用1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虫害用40%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杀

建兰简介

1、产地分布:国外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和南亚各国,北至日本国内主要分布于台湾、福建、浙江、安徽、江西海南广东、广西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、云南贵州等省区。

2、生长环境生于疏林下、灌丛中、山谷旁或草丛中,全国各地广为栽培,变种和类型很多

3、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。叶2~6枚丛生,带形,较柔软,弯曲下垂,长30~50(~80)厘米,宽1~1.7厘米,薄革质,略有光泽顶端渐尖,边缘有不甚明显的钝齿。花葶直立,较叶为短,高20~35厘米,通常有4~7花,最多达13朵花花苞片在花序轴中上部者长不及1厘米,最下1枚达1.5厘米7~9月开花花浅黄绿色,有清香气

建兰分布于亚热带地区,常长于林缘等光照较充足的地带。因此它喜夏秋无酷热,冬季无零下酷寒的生长环境。

建兰价值

1、美化环境:建兰植株雄健,置于林间、庭园或厅堂,花繁叶茂,气魄很大,也可用较大的高腰签筒盆栽植数苗,长时苍绿峭拔,很有神采。花开盛夏,凉风吹送兰香,使人倍感清幽。是阳台客厅花架和小庭院台阶陈设佳品,显得清新高稚。

2、药用:建兰不仅观赏价值好,还可以入药使用,建兰根有顺气,和血,利湿,消肿功效,治咳嗽吐血,肠风,血崩,淋病,白浊,白带,跌打损伤,痈肿建兰叶有理气,宽中,明目功效,治久咳,胸闷,腹泻,青盲内障。

最后,建兰的栽培历史最悠久,久盛不衰。朱德元帅曾赞曰:“建兰株丛蓬勃,刚劲有力,轩昂挺秀,一派英姿。”号召大家很好繁殖和推广。

欢迎分享转载→ 建兰怎么养,建兰养殖方法

用户评论

© 2013-2028 - 植物大百科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16213号收藏本站 - 网站地图 - 关于本站 - 网站公告 - 合作申请

本站中包含的医学信息及健康食疗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、医疗的依据。任何健康问题应咨询专业医护人员,任何疾病的治疗请遵医嘱。爱自己,就从实际出发,谨遵医嘱。